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老照片库 > 正文
    购物车
    0

    占里侗寨:平衡人口保生态

    信息发布者:贵州高麻村
    2018-06-06 16:32:45    来源:黔东南微报   转载

      6月4日,记者驱车由从江县城出发,30分钟后,转过一个山坳直下,在山间的谷地,高增乡占里侗寨呈现在我们眼前。

    走到村口,放眼望去,只见寨子四周古树参天,层峦叠翠,宛如一幅山水画。

    一条小溪穿寨而过,流水淙淙,清澈见底。一栋栋木质青瓦吊脚楼依山势层层展开,鼓楼矗立寨中,古朴宁静。



    踏着青石板村巷,

    走到寨中心的鼓楼下,

    寨老吴仕龙给我们当起了向导。

    “在国家还未实行计划生育之前,

    占里就自觉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

    吴仕龙已81岁高龄,

    在村里德高望重,

    他对占里的历史如数家珍。

      占里是一个典型的侗寨,全村167户784人。自古以来,占里人便有自觉控制人口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占里创下了令世人惊叹的纪录: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

    坐在鼓楼的火塘边,

    吴仕龙讲述了占里侗寨的前世今生。

      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占里人祖先“吴占”和“吴里”一路迁徙,从江苏长途跋涉,逃到了广西梧州。

      在广西梧州短暂定居一段时间后,又率领家人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从江,最后定居下来。劈山开田,创建家业,享受着与世无争、祥和富足的幸福生活,“占里”地名由此而来。

      历经一百多年后,占里从最初的5户人家发展到100余户。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能开垦的山土几乎都被开垦尽了。

      清朝初期,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突显,开始出现争田斗殴等现象,曾经富裕的占里村开始衰败,子孙无田可耕、无地可种。

      祖长吴公力召集全寨村民在鼓楼开会,定下了六大寨规。其中“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两个儿女,不允许超生”这一条款位列寨规六大条款之首。严重超生的,将永远被逐出寨门,不得再回到寨子里居住。

    六大寨规之二:

    “不准乱砍滥伐,乱伐者罚银五十二两,并杀耕牛全寨分享以警示村民。”

      控制人口和保护生态这一奇特的寨规在占里一直沿袭了数百年,至今未有人违反过。

      “占里侗寨是条船,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船。”吴仕龙说,占里人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古树从不肆意砍伐,每砍一棵树,必须补种十棵小树。

      占里的《劝世歌》有这样的歌词:“祖祖辈辈住山坡,没有坝子没有河。种好田地多植树,少生儿女多快活。”先人立下的主张,占里人世代沿袭、传唱。

      “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告知子孙听我说,不要违反我款约。”吴仕龙用侗歌现场给记者唱起了《劝世歌》,他说,这条寨规占里一直遵守至今。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与八月初一,是占里人的“盟誓节”。这一天,全寨人聚集到鼓楼下,听寨老训诫,用侗歌传唱寨规,对石盟誓,以侗家人“起款”的方式约束各自行为,形成了一套“适度人口”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行走在村巷里,随处可见每户门前都挂着木质牌匾,上面写着“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养得女多无银戴,养得崽多无田耕”之类的古训,供村民谨记。

      由于控制人口增长,自然环境承受力小,占里的生态一直保持完好。据统计,村里有百年名木古树54株,林地面积达21180亩,森林覆盖率为73%。

      “占里不仅自然生态保护完好,人文生态更是和谐。”吴仕龙对占里连连称赞。

      据吴仕龙介绍,每年秋收时节,村巷边的禾晾上挂满糯禾,金黄一片,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但从不出现偷盗糯禾的现象,甚至村里一年四季保持“禾仓不上锁,睡觉不关门”的淳朴民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

      占里朴素的生态意识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每年前来考察、采风的人络绎不绝,占里也由此荣获“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等称号。

      “2017年到占里的游客有3万多人,并且今年还有上升的趋势。”吴仕龙对占里的文化旅游发展充满信心。村里还开起了5户农家乐和乡村客栈,为游客提供便利。

      采访结束,走出寨子,一湾浅溪在夏日的阳光下流淌,一阵阵芦笙和侗族大歌,从寨中鼓楼飞传出来,飘旋在大山幽谷之间。

      占里的宁静,依然在延续;占里的故事,依然在讲述。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